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校企合作工作简报
(第十二期)
产教融合办公室编 2018年10月
本期要目
Ø 订单班动态
Ø 山东教育报:激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能
Ø 中国教育在线: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六大交互”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新动能
Ø 我校深耕产学研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Ø 我校举行“山东商务-华域视觉(烟台)智造技术联合实验室”授牌仪式
Ø 经济管理系举行 “金都百货职业店长班”第一期课程
Ø 食品工程系深入企业大调研把握行业对专业人才新需求
Ø 商务外语系与百纳瑞汀酒店集团深入探讨校企合作
Ø 食品工程系举办鲁粮知识大讲堂
Ø 商务外语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走进希尔顿酒店参观学习
Ø 工作简讯
Ø 校企合作典型案例连载二
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基地”推进特色专业建设
——烟台猪八戒网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订单班动态
l 会计系——丸和物流订单班
10月24日,烟台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主任助理陈豪来校与丸和物流订单班学生举行见面会,介绍了丸和物流的企业情况,赴日实习生的工作类别、保障措施及面试技巧。
l 会计系——蓝白店长储备班订单班
10月26日,会计系2016级蓝白店长储备班订单班召开见面会,烟台蓝白餐饮有限公司陈真真经理为35名学员介绍了蓝白店长储备订单班的组建缘由,就“如何学好专业技能,如何践行承诺”深入讲解。
山东教育报:激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能
(精华版)
“学徒制”实现人才培养无缝对接
在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成立大会上,一条通体雪白的“中国龙”令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啧啧称奇,它的制作者——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学生寇新艳,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在校生西点创意大赛上,凭借纯手工打造的西式造型蛋糕“冰雪奇遇”,一举夺魁。
寇新艳就是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与青岛丹香食品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受益人。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现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无缝对接,校企联手培养执着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意义深远。2017年,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与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 “粮食工程技术专业” 首次入选山东省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近年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相继开展了1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其中 ,“粮食工程技术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代学徒制均为山东省省级试点。
激发企业参与职教的内生动力
校企合作,不能光靠学校一方,更重要的是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
2018年,山东全面开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以此为契机,在对全省200余家企业和30余所职业院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发展实际建设新兴产业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将共育紧缺人才作为校企合作纽带。与青岛天信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物联网应用技术(智慧物联)专业,推进山东省“十强产业”专业建设;与山东智筑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适应装配式建筑产业快速发展对建筑类技能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围绕粮食产业升级,学校新增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电子商务专业;为适应“中国制造 2025”和粮油加工产业升级,又新增电气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专业。
近3年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开设100余个订单班,共培养3700余人。校企双主体的育人模式,不仅使作为个体的学生在成才路上获益良多,也为行业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
集团化办学翻开崭新一页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立足于素有“绿色粮仓”美誉的山东,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以粮油食品及相关专业为纽带,吸纳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多个领域的100多家单位,牵头成立山东省粮食职教集团,以校企集群深化教育链与产业链对接,助力打造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指导的粮食产业新格局。2018年,山东省粮食职业教育集团联合其他粮食类职业教育集团,签约成立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设校企合作信息服务与资源共享平台网站,组建专家委员会和专项工作委员会,共建共享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端稳“中国饭碗”,践行“人才兴粮”,助力粮食产业强国建设。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六大交互”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新动能
被中国教育在线、山东之窗等多家媒体转载,内容如下: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是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注重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以“六大交互”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贯通融合,激发出职业教育发展新动能,不断提升经济社会服务能力。
开展互享互赢的合作办学模式,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一是开展集团化办学,牵头组建山东省粮食职业教育集团,联合成立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搭建“四方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平台,以校企集群深化教育链与产业链对接,共建共享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助力粮食产业强国建设。二是建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与新浪动漫合作共建“新浪动漫影视学院”,加入由中、美、俄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影组织机构发起的“一带一路”城市影视联盟,开展动漫影视人才培养;与烟台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国际学院”,由企业牵线引进高层次外籍教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利用企业境外合作资源,保障学生实习就业。三是推动国际化合作,与美国纽约州库克大学开展会计专业合作办学,实现跨国优质课程与教育资源的整合,培养通晓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又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推进互惠互利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深入探讨学徒制、订单班的联合培养方案,开展了12家企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其中“粮食工程技术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代学徒制为省级试点。学徒班在招生、培养、就业三个环节都由校企共同参与,聘请企业专家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内容,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由专业教师带队,学生分阶段赴企业顶岗实践,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企业化管理能力,实施企业、学校、社会三方评价体系。近年来,学校共开设订单班100余个,累计培养3700余人。在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遴选、共同培育、共同认定的育人模式下,企业参与职教的主动性明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构建互联互助的专业课程体系,促进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相适应。一是积极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结合发展实际建设新兴产业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与青岛天信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物联网应用技术(智慧物联)专业,推进山东省“十强产业”专业建设;与山东智筑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适应装配式建筑产业快速发展对建筑类技能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二是打造特色专业群,坚持服务粮油一线,聚焦粮油行业完整产业链,围绕专业群发展设置新专业,与中粮集团、中储粮集团、鲁粮集团等企业合作,新增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电子商务、电气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专业,增加了粮食会计培养方向以及粮食企业会计和粮食流通管理、粮油统计等课程。三是为粮食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深度参与省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专业教学标准编写、行业职业资格鉴定、技术改造与产品研发等工作,校企共建专业26个,共建课程162门,合作开发52本特色教材,开展横向课题研究63项。
搭建互通互补的实习实训平台,构建产教融合良好生态。一是积极打造“校中厂”模式实训基地,与烟建集团共建“工程质量样板培训基地”,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多项,为学校实践教学和企业员工培训提供同步服务,2015年以来,累计为该企业培训关键岗位人员840人次,培训新入职员工800人次,输送毕业生120余人;与烟台柏瑞会计有限公司合作“会计工厂”,依托“校中厂”实施生产性实训,已为五十余家企业提供账目服务。二是通过“厂中校”完成学岗互通人才培养,校企共建“厂中校”实践基地,由企业资深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作为企业导师,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每年超过500人次的实践教学。
打造互融互动的双师工作团队,推进校企人员融合。学校在企业建立“学校教师企业工作站”,企业在学校成立“企业工程师学校工作室”。一方面,以教师企业工作站为载体,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综合实战能力,近距离指导学生实习,培训企业员工,在去年举行的“百家企业行”活动中,全校239位专业教师有219人深入企业实践学习,占比为92%,学校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依托工程师学校工作室,企业工程师定期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将企业的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职业资格标准和最新技术引入到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对教师指导能力和效果的评价考核体系,分别纳入学校及企业的年终考核,形成互融互动的双师型工作团队。
提供互促互荣的经济产业服务,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社会能力。发挥省粮食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的优势,近年来学校累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15000余人次;承办全国大型会议,为行业学术交流提供平台;加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联盟”,开展粮食产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研究,促进粮食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大数据研究所”等10个研究机构作为行业和区域智囊。同时,学校加入EPIP国际教育联盟,加强与东西部院校交流互动,致力于中外人才交流发展,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我校深耕产学研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10月29日,“一带一路”国际产学研合作联盟成立暨校企地合作洽谈会在威海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我校当选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职业学校校企地合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会上,我校签订校校企地四方合作协议,并作为院校代表进行推介。副院长陶传蔚及产教办相关同志出席活动。
“一带一路”国际产学研合作联盟吸纳了包括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缅甸教育部技术与职业教育及培训司、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等34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单位及组织,共有222家国内外会员单位,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为目的,旨在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相关产业领域、科技创新领域,构建国际化合作平台,推动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程。
此次活动邀请了国内外约116家院校、57家规模以上企业参加,共同发起《“一带一路”国际产学研合作联盟威海倡议》,构建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国际化培养和国际化交流,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与人才支撑,实现产学研用有机统一。
作为副理事长单位,我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以联盟成立为契机,积极推动国内外会员单位共同搭建政、行、企、校、研互联互通平台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走出去”战略能力。
会上,我校与威海职业学院、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家家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校校企地四方合作框架协议,在共建招生招工、实习就业联动,共建人才互聘、技术服务平台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交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我校举行“山东商务-华域视觉(烟台)智造技术联合实验室”
授牌仪式
10月11日,烟台通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来我校举行“山东商务-华域视觉(烟台)智造技术联合实验室”授牌仪式。烟台通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玉庆、学校科研处处长赵永刚、机电工程系主任段彩云等参加了仪式。
仪式上,段彩云主任介绍了系部的发展历程,并对系部内涵建设、育人成果、发展方向进行重点介绍,希望双方以实验室成立为契机,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精诚合作,更好地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张玉庆总经理介绍了烟台通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企业概况、岗位设置,对学校及机电工程系的办学特色给予高度评价,希望与学校确立长期、稳定、友好的关系,建立起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同时,双方深入探讨了校企合作发展趋势、智能制造专业建设等问题。
赵永刚处长介绍了我校近年来与企业紧密合作的科研情况,对“山东商务-华域视觉(烟台)智造技术联合实验室”的成立给与了极大的肯定与支持。
经济管理系举行 “金都百货职业店长班”第一期课程
10月25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与金都百货举行 “金都百货职业店长班”第一期课程,校企双方领导、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和在职业店长班学员参加了本次的课程交流。
课程内容以“有效沟通分享会”为主题,使学生深入了解到如何有效沟通及会沟通的重要性。课程分享过程中,通过有奖互动、头脑风暴等方式,学生们踊跃发言,气氛活跃,让学生主动去学,去想,去疑,去问,在互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产生产生思想的撞击,得到提升,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会后,金都百货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孙勇给同学们做了进一步答疑,抛开课程内容,针对同学们生活、学习中的困惑,给予指导,并且提出自己的合理意见和个人想法,现场交流热烈。课程分享会结束,孙总赞扬我校学生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能跟随时代发展潮流,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色。
食品工程系深入企业大调研把握行业对专业人才新需求
10月27日,食品工程系李苹苹带领教师深入广州SGS检测公司,充分调研食品检测行业最新发展现状,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食品检测类人才的最新技能要求,为专业水平提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核心课程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更新了思路,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探明了方向。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食品检测类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同于以往,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SGS作为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和认证机构,是检测类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领头羊。
企业就高校人才培养议题,给出了积极的建议:为适应行业企业的发展,高校需不断完善项目课程、及时引进最新的设备仪器、创新培养方式,为学生尽量多地搭建实践实习的平台,提升大学毕业生的综合实力和就业竞争力,如可与目标企业(或行业风向标企业)合作,发掘和培养质量管理和认证服务等优秀人才。
商务外语系与百纳瑞汀酒店集团深入探讨校企合作
9月28日,商务外语系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校企合作质量,为烟台地区酒店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能量,与百纳瑞汀酒店集团深入探讨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百纳瑞汀酒店集团人力总监李安慧经理与商务外语系何振华、韩登共同探讨如何全方位开启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探讨,我校教师及时地了解到酒店行业的新发展,对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改进教学计划,补充教学资料,提供了重要参考,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探讨中了解到酒店行业最新的运营机制和岗位要求,利于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根据最新变化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相应改变,保证我校毕业生能够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双方就订单班创新模式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
食品工程系举办鲁粮知识大讲堂
10月26日,食品工程系邀请鲁粮集团来校为16级在校生做企业宣讲,宣讲会在二号教学楼第一阶梯教室举行。来自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粮食工程、粮油储藏与技术专业的4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宣讲会。
宣讲会一开始集团张新生主任就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与同学们作了详尽的分享且对我校毕业生给予了很高的肯定。他提到,企业欣赏和看重的是商务毕业生敢于吃苦的精神与永不言败的毅力,希望能吸引和吸收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与他一起开辟更加广阔的事业大道,也希望我校毕业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勇于走出去拓宽自己的视野,发掘自己的潜力,为将来就业与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商务外语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走进希尔顿酒店参观学习
为帮助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的专业学习,了解所学专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10月23日,商务外语系组织了18级酒店管理专业的新生前往烟台世茂希尔顿酒店现场参观学习。
烟台世茂希尔顿酒店是商务外语系的校企合作企业之一。该酒店是芝罘区唯一的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参观期间,酒店为新生举办了专题讲座,酒店的人力资源部培训副经理原芳女士为新生详细介绍了希尔顿酒店的发展史、酒店员工的福利待遇以及培养模式和职业发展规划。向学生详细讲解酒店各场所的功能、服务规范。
通过这次学校与世贸希尔顿酒店的交流互动,不仅让同学们对企业和市场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动力,使新生对今后学习专业技能有了明确的目标,对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积极意义。
工作简讯
1.10月25日,为助力学生精准就业,提高学生就业满意度,会计系负责校企合作副主任走访了烟台慧算账会计咨询有限公司,双方约定11月份组建订单班,开展具体合作。
2.10月29日,美南地产莱山区大区经理付经理一行来校洽谈校企合作,双方就如何在2019届毕业生方面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新模式,打造实习示范基地,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推动校企双方持续健康发展展开讨论。
校企合作典型案例连载二
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基地”推进特色专业建设
——烟台猪八戒网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落实《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信息艺术系在实践中激发企业积极性,发挥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共建“创新创业基地”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一、大调研达成合作意向
2018年1月,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更好地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凝聚学校与社会的力量,打造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新平台,信息艺术系对猪八戒山东总部烟台广告创意园区进行实地走访调研。调研中,校企双方一致认为,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在创业场地、创业导师、政策咨询、资金扶持等方面都需要帮助和支持,校企双方就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场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直接帮扶等事项达成合作意向。
2018年3月,广告教研室教师再次前往猪八戒山东总部烟台广告创意园区进行实地走访洽谈。此次走访主要针对广告专业与猪八戒网合作的流程和形式,校企双方就校企合作新模式、学生培养、顶岗就业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在多次调研洽谈中,校企双方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共同开启“互联网+创新创业”新格局。
二、“创.青春行”活动引企入校
2018年3月,猪八戒网“创·青春行”系列活动第一站走进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活动中,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猪八戒网联合烟台市芝罘区人力和社会保障局、芝罘区1861文化创意产业园与重点高校,以各高校为基点,采用“互联网+创新创业”发展模式,汇聚商机平台、创业平台、线上管家平台、线下管家平台、共同成长平台、综合保障平台等六大核心优势,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新平台,节省创业成本,实现企业岗位无缝对接,以便更好地为企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创新创业基地”搭建合作平台
随着校企双方合作的深入,2018年4月,信息艺术系与猪八戒网校企战略合作“创新创业基地”举行揭牌仪式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校内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旨在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实习学习平台。“创新创业基地”授牌初步实现了信息艺术系在人才培养,技术共建等方面互惠双赢的合作构想,对于促进学生专业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推动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和我校创新创业工作再创新局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天鹰班”创新育人模式
2018 年 4 月,猪八戒网“创.青春行”天鹰班正式开班,我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28名学生、猪八戒网负责人与广告教研室教师出席了开学典礼。“天鹰班”标志着企业导师进课堂常态化、学生实战真实化,是信息艺术系校企合作的创新与尝试,也是该系对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深入推进,有利于拓展校企共育人才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