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我校领导在《山东教育》发表署名文章

    日期:2019-03-26 点击数:

    近日,我校院长杨新春在山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山东教育》杂志发表题为《选准突破口 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署名文章。不久前,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山东省也出台了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方案,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目的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文章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其中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从职业教育的质量上看,还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作为高等职业学校要做的工作很多,比如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职业标准紧密对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办学和人才培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等等,但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关键,是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首先,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人的特点是分类型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分类型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家,更需要大批工程师和熟练的技术技能工匠。其次,不同类型的教育要有不同的教育模式。一是目前职业院校的师资都是在普通教育的学科体系下培养出来的,教师队伍的来源不改变,就很难有职业教育的特征;二是学生选拔的方法是按普通教育的方法进行选拔,没有真正将有特长的高素质学生的选拔上来,这也是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不高的原因之一;三是学生的考核方式也是普通教育的模式,没有将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出来;四是教学采用的教材都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再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能解决“谁来教”、“教什么”以及“在什么地方教”的问题,一所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这所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质量。

    文章强调,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是要转变观念,主动作为。如采取建立职教集团、合作理事会等形式,搭建合作的平台。二是要学习政策,加强研究。积极发挥和依靠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政策的落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三是要开放治理,统筹推进。要根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工作需要,调整内部结构设置,突出校企合作重要地位,整合力量,统筹推进,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能力。四是要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建立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建设好运行机制,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牟春静)